自10月中旬新京报记者卧底4S店揪出许多乱象后,日前又暗访了多家汽配店,揭开了其间许多猫腻。而比较于4S店,这些数量更大、更为涣散的汽配店,乱象也更多,不只相同存在机油以次充好等问题,还有掉包轿车贴膜、修正轮胎日期、“杂牌”轮胎贴牌、作废车零配件创新收回又高价卖出等许多问题。
和一些4S店相同,这些汽配店如此“逼上梁山”,背面仍是利益驱动。但也有不同,4S店往往有大品牌背书,有一致的质量标准,监管也更严,汽配零件若修损补缺,也都会用原装本厂的配件。但一些一般汽配店则受市场监管更松,往往也不考究厂家原装,通用的原则是“能用就行”,如此乱搭乱配、自在换件,才衍生了许多乱象。